<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青年人用行动传承碧血丹心 以信言志写下对烈士的哀思
        发表时间: 2022-03-29 来源: 广州365bet游戏下载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体育在哪下载网

        分享到:

        365bet游戏下载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体育在哪下载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你们的背影终将成为我们接力前行的力量……”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们选择了在清明时节之际,手写书信。当笔触落到纸上,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化作缅怀之情,青年的热血和志向溢于言表。原来,这些信是写给安葬于银河烈士陵园的烈士们。八十多位学生郑重地将信件放入白色信封,寄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394号殡葬管理处/银河烈士公墓。

          “这些信件,每一封信都是学生写给烈士的心里话。”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徐喜春告诉记者,其实缅怀先烈的传统在这里已经延续多年,大家每年都会自发地通过不同方式缅怀先烈。这几年,他发现,学生们不仅是在以信言志,“你能明显感觉到,这群学生正在传承碧血丹心,建设更美好的社会。”

        华工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写给烈士的书信。

          学生书信:希望传承前人碧血丹心的决心和信念

          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安放着烈士共522位,烈士墓161座。不久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9级学生张巧欣写下了给姚携炜烈士的一封信,倾诉缅怀和思念,以及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传承前人碧血丹心的那份决心和信念。她说:“姚携炜烈士牺牲时的年龄和我相仿,正处在美好的青年时期,却在2011年7月29日下午为营救一名跳桥轻生男子不幸牺牲。我希望逝者安息,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能够自强,也提醒自己以及他人永远铭记烈士将生死置之于度外的无畏、将人民利益高举的无私。”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写给了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赖寅仿、郑挺秀、何仁棠六人。广州“文总”成立于1933年4月,由何干之(谭秀峰)任书记,谭国标任组织部长,温盛刚任宣传部长,凌伯骥、赖寅仿、郑挺秀、何仁棠都是“社联”的负责人或骨干成员。1934年1月,谭国标等六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同年8月1日,英勇就义。临刑前,他们高呼革命口号,高唱国际歌,为人民的利益而壮烈牺牲。

          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学生意识到,自己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烈士们产生频繁的交集。在这里,有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一次次送进校园的展览;还有每年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以及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讲解员的宣讲和分享。后来,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不少学生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站在烈士墓前念下入党宣誓。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和烈士之间产生了一种精神的连接。而触动学生的,不仅是活生生的事迹,还有一种年龄相当的共情情绪。在华南理工大学的一篇校园文章中,提到了离休教工郑璟如此说道:“‘文总’六烈士的年龄从19岁到27岁,和大多数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年纪相当,他们图的是什么?通过思考,同学们由理解到认同,由认同到响应,发展对象在烈士墓前收到入党志愿书,一辈也忘不了!”

          学校教育:烈士故事告诉学生何为“青年”

          “我是2015年来到华工工商管理学院的。在这之前,学院已经和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开始频繁联动,银河烈士陵园开展的送展到校、专题讲座、有奖征文、手抄报、烈士公祭等一系列爱国教育活动已成为这里的一部分。”华工工商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徐喜春告诉记者,“这种氛围对刚刚来到学院的人来说其实挺震撼的,用学生们的话来说就是‘沉浸式教育’,让大家感受到了近百年前先烈的精气神,很多人都是深受感染。”在烈士公祭中,有学生在银河烈士陵园里以朗诵的方式表达对烈士们的怀念与歌颂。一位在现场做志愿者的学生回忆道,听到同学们深情而又有力地念出“美哉,中国英雄,与天不老”“壮哉,英雄中国,国运无疆”时,心中就翻涌起对烈士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敬仰,“站在朗诵团同学们的身边,我想到我所站在的这片热土,是烈士英雄们为我们筑造的,是血肉之躯筑造而成的。”

        华工学生马秋杏、唐佳航在了解烈士事迹后,制作了相关手抄报。

          徐喜春说,“大学生思想活跃,每个人很‘燃’,也很正能量,在很多事情上,能看到他们作为青年迸发的活力和希望。”每个青年都是一个好苗子,需要精神的滋养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方向和意义,而烈士们的故事,恰恰可以为他们解答何为“青年”,何为“意义”和“价值”。徐喜春回忆道,不少学生在了解‘文总’六烈士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后,还会自发结伴前往银河烈士陵园当志愿者,给市民宣讲先烈故事,“老手带新生”,确保志愿服务一直传承有人。

          令徐喜春印象深刻的是,这群学生不仅仅是通过一支笔、一张嘴把先烈精神传承下来,“他们一直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用实际行动,去做一个青年应当做的事情。”他说,有的学生会坚持在每年的清明时节前往殡葬服务场所协助维持秩序,这项志愿服务从1988年一直延续至今;有的学生会在每年6月份前往麻风村,和村里的老人们结伴交朋友,牵手拥抱,没有偏见,也没有异样的目光,所做一切都为了“给老人们撕下标签,给他们带去被爱的感觉,把老人哄得像孩子一样开怀大笑”。他还记得,这群学生们哪怕毕业了,还会和学校的学生一起自发组织回访村中老人,走进村里,又是带来一阵欢声笑语。

          在他看来,这正是一种跨越时间的烈士精神传承——作为青年,应当对社会有为,如果每一个青年都如此“燃”,这个社会必定充满希望和未来。(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黎 晓